分卷阅读86
作者:谢亦      更新:2023-11-04 01:17      字数:1459
  有诗书气自华。”

  何谚背手吟咏两次,细细品味番,不由笑赞道:“此言妙哉!”

  又指了指“聚贤堂”匾额和这副对联,道:“这书法更妙!从容有度,暗藏锋芒,实乃大家之作。却不知,这字联和这副字自哪位大家之手?”

  方来贺大楼牌匾和茶楼对联都用红布蒙着,到开业日才会揭晓,何谚并未见到。

  但只堂内这副字就让人眼前亮,如沐春风。

  贯求贤若渴、喜好诗文人,此时看见岂有不问之理。

  贺林轩道:“这诗文乃祖上传来,都先人之作,已经作古数百年,却不可考了。不过远丰兄若喜欢这字,倒可以请教我阿兄。方来贺里字都自笔。”

  何谚闻言,难掩诧异。

  章节目录 第十章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

  宝贝们,本章修文时不小心套进了55章内容QAQ,怪我太蠢……因为VIP章节字数只能↑不能减少,所以,暂时只能这样,等正文完结后,再以番外替代。么么哒。

  第十章

  自贺林轩登门拜访, 何谚就查过贺林轩。

  只和李家人来历成谜,番探查无果, 只得作罢。

  而何银何金兄弟俩与这家人多有接触,便听二人说起过贺林轩舅兄。

  闻说此人虽为人疏阔,喜好交游,但不善钻营,左还有残疾。

  万没想到竟能写这样幅字来!

  何谚叹道:“观字如人, 可见李兄胸中有丘壑。日未能交,实乃平大憾事。”

  贺林轩摇头道:“有句话说得好,君之交,其淡如水。执象而求, 咫尺千里。次虽不凑巧, 不过来日方,很不必急于时。”

  “林轩此言甚。”

  何谚朗声笑起来, 待将方来贺所有字幅看过遍,自不能更满意。

  楼“聚贤堂”便不说了,二楼“迎客楼”,有书:十旬休暇, 胜友如云。千里逢迎,朋满座。

  三楼“八方楼”,有言:山不在,有仙则名。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斯陋室,惟吾德馨。

  楼“君阁”, 更妙不可言。

  竹影和诗瘦,梅梦香。

  兰幽与词默,菊华落怀伤。

  “傲雪阁”面梅屏风煞雅致,镂刻着:宝剑锋从磨砺,梅香自苦寒来。

  “幽兰阁”挂着幅水墨墨兰图,留白题词:日丽参差影,风传轻重香。会须君折,佩里作芬芳。

  “清竹阁”着簇矮竹林,立石有言:千磨万击还坚韧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

  “秋霜阁”内幅秋菊刺绣,上书:黄本无,且共先晚节香。

  这句句,看得何谚连忘返,拉着贺林轩连连道:“你这酒楼处处藏着妙趣,且看这句——欲穷千里目,更上层楼。虽则遣词简单,目了然,寓意却深远,其间何等疏狂。妙哉,妙哉!”

  贺林轩回以矜持微笑。

  至于用这句,只因为楼层越消费越这大实话,就不必细说了。

  何谚步停,踱步间念念有词,待到后院都已露痴狂之态。

  蓝氏和李文斌正陪着诺儿在曲水放竹叶玩,看到自家夫君对着刻在石上诗文摇头晃脑,如抚美玉般细细摸索,又好气又好笑。

  同李文斌说:“你瞧,恨不得将你这里东西全搬回家去,夜里让石头陪睡觉才好呢!”

  李文斌噗嗤笑,也道:“我阿兄就请人给了块竹枕头。上面便刻着这些诗,说枕着夜里都睡得格外香甜,可把我阿嫂恼。说梦里都在念诗,可吵死了。”

  蓝氏被逗得哈哈大笑。

  末了,还同李文斌讨了块竹枕,说要给自家男人也试试,且看能不能睡个诗仙来。

  直到日向西斜,蓝氏才算把何谚魂找回来。

  日回府就闹了场脾气,晚间若再不回去陪辈用饭,就太不该了。

  何谚恋恋不舍,临走还道:“若非帖已经发去,真想明日就广邀诗友来你这里处论学,定能得番感悟,得首好诗。”

  现在就已经期待起诗会当日景况了。

  且不知些自视甚才们到此宝地,还能剩分自得?

  蓝氏则舍不得诺儿,摸摸脑袋笑道:“不过日后事,看把你心急。到时候我可也要来走遭,再同勉之说说话,陪诺儿放扁舟。”

  诺儿却玩够了放竹叶追水游戏,摇头说:“我带阿么放风筝,可好玩呢!”

  蓝氏并不知风筝什么,但对于诺儿话就没有说不好。

  等上了马车,摸摸自己肚叹了气:“诺儿孩我看着真喜欢。若我也能个样可人疼孩,这辈就知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