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238
作者:盈盈      更新:2023-09-26 13:56      字数:1328
  见到的只是一具棺木而已,这

  是大清开国以来所发生的第一桩宫中疑案。

  (完结篇)

  在太宗回宫的这段日子里,这孝庄后也不知是心中有愧,还是怕太宗皇帝过

  于悲伤,对他格外的柔情似水、曲意承欢,将太宗服侍得渐渐忘了丧妻的悲恸,

  尤其当松、锦战报传来,说太宗的弟弟英郡王阿济格曾经灰心的叹道:「与其劳

  苦如此,不若收兵回京算了!」,结果造成军心开始有点动摇,太宗皇帝便立即

  驰回前线,将全付心思又转注到国事上去了。

  自崇德六年(1641)七月起,到这年的年底,明、清两军互有攻守,清

  军方面已付出不轻的代价,战死的甚多,还有少部份开溜、投降的,太宗回来后

  立即召开军情会议、询问众将意见。军师范文程提议道:「军无粮不行!何不袭

  他辎重、夺其粮草?」这一番话把太宗提醒了,当即细细研究了地图,又召来被

  俘虏的明军轮番审问,最后定下了声东击西的策略。

  从第二天起,清军每日都向明军营区射入大量招降箭书,原来太宗心里十分

  清楚:明朝城多地广、人口众多,中原文化更是历史久远、博大精深,以他大清

  一个少数民族即便有机会问鼎神器,要统治这幺大的土地和人民,恐怕也是力有

  未逮,一有不慎,或许就会招来灭族之祸,必须广收优秀的汉人助其管理。所以

  他早早就订下「优降政策」,对来降的明朝官兵不但不杀,还许以官职、金帛,

  这次就是以孔有德、耿仲明封王为例,对明军将士展开心里攻势。

  崇德七年(1642)二月,清军已摸清洪承畴屯粮所在,在一个气温极低

  的黑夜里,太宗派多尔衮和阿济格两人夤夜出袭,绕过杏山、直扑塔山,尽得笔

  架岗上七个营盘的十二堆粮草、辎重。消息传出,明军军心崩然涣散,又逢此时

  松山城里存粮已绝,于是副将夏承德偷偷打开城门,让事前已联络好、等候在外

  的清军蜂拥而入。这次事变造成军民死于战火杀戮者达六千余人,巡抚邱民仰自

  刎,洪承畴和总兵曹变蛟、王廷臣、祖大乐等人被俘,松山城破。

  隔月,锦州总兵祖大寿眼见外无军援,城内粮草也已用尽,几至「人相食」

  的地步,便开城投降,至此「松锦战役」结束。在这次两国交兵以来最大的战役

  中,明朝损兵折将、能员尽失,此后再也无力组织有力的部队与清朝抗衡。

  自从凯旋归朝已经过了十多天,太宗皇帝的心情一天也没开朗过,劝降洪承

  畴的工作得不到一丝进展,对此人太宗是志在必得,他早就对明朝的一些文臣、

  武将做过详细调查,在他眼里洪承畴能从一名小小的粮道,因督税、剿寇而一路

  升至五省总督、继而经略蓟辽,数度败他大清军马,实在是袁崇焕之后的不世人

  才,对于求才若渴、急需一名熟悉明朝政事、军务的太宗皇帝而言,洪承畴无疑

  就是一块瑰宝。所以将他带回盛京以后,每日琼浆玉液、锦衣美食的供养,还派

  了四名伶俐的女婢前去服侍。

  初时洪承畴来者不拒、大肆享受,待得劝降的人一开口,便开始绝食绝饮,

  连大学士范文程三度前去晓以利害、阐明大义,他都不为所动、不张一目、不言

  一语,把个太宗皇帝急得挠耳搔腮,却依然束手无策。

  这日在永福宫里,孝庄后看太宗皇帝愁眉深锁、不时常嘘短叹,在明白缘由

  之后不觉动了好奇心,芳心里想着:「这洪承畴到底是什幺样的汉子?这般的硬

  骨头!我倒要见识见识!」嘴上脱口问道:「皇上可知此人有什幺喜好或弱处?」

  太宗答道:「这人什幺缺点都没有,就是贪恋女色。所以朕已选派了满、汉

  各四名绝色女子送去,怎知他却不为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