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185
作者:长生千叶      更新:2023-07-20 06:09      字数:2026
  张让又是足足等了一整日,一整日都没有离开营地,一直在配药,让张奉把配好的水丸送去了鲍信营中一趟。

  鲍信果然千恩万谢,主动登门来拜访张让,感谢了张让一番,这才回去了。

  眼看着一天又到了黄昏日落时分,却仍然没有见到张绣归顺的队伍。

  张让有些奇怪,打起帐帘子从内走出来,正巧看到了夏侯惇手提长/枪从旁边路过,便说:“元让。”

  夏侯惇一听张让叫自己,便说:“先生,可有什么事儿知会我去做?”

  张让摇头说:“并未有什么事儿,只是想问问,今日张绣的队伍,何时才会到营地?”

  “张绣?”

  夏侯惇听罢了有些奇怪,说:“张绣……他今日不来啊!”

  张让奇怪的说:“不来?”

  又不来了?这张绣怎的竟是一个反复无常之人?

  张让这般想着,就听到夏侯惇大咧咧的说:“是啊,张绣今日不来,不是说明日上午才到营中,今日自不会来的。”

  站让更是奇怪,说:“可曹校尉说……”

  他的话刚说到这里,曹操立刻“杀”了出来,刚出营帐就听到张让和夏侯惇在讨论张绣的问题,连忙冲将过来,一把捏住夏侯惇的后颈。

  夏侯惇被曹操捏住,吓了一跳,转头去看,便笑着说:“兄长啊。”

  曹操干笑着说:“元让,你快去帮我看看士兵们可有偷懒?”

  夏侯惇不疑有他,笑着说:“好嘞,兄长,元让这便去!”

  于是夏侯惇欢欢喜喜便走了,准备去校场监察士兵训练。

  夏侯惇离开,张让便用木然的眼神盯着曹操,盯得曹操浑身发麻。

  张让冷淡的说:“曹校尉,张绣的队伍,到底何时抵达营地?”

  曹操咳嗽了一声,说:“这个……原本是说今日抵达营地的,哪成想……半路上遇到了一些困难,因着这些,所以推迟一日,明日抵达。”

  张让说:“当真?”

  曹操脸不红心不跳,立刻说:“自然!”

  曹操怕张让有所怀疑,便又说:“我可没骗你,我骗你能有什么好处不成?”

  张让奇怪的看向曹操,说:“让未曾言曹校尉说谎。”

  曹操:“……”其实是自己心虚。

  于是张让又在营地整整呆了一天,今日张绣的队伍还是没有到达营地。

  第二天上午,与前两日便是不同的,夏侯惇、曹昂、吕布等等部将,全都穿戴整齐,一身戎转,这才看起来像是要纳降的模样。

  张绣的队伍于第三日上午,可算是抵达了曹操的营地。

  张绣带着自己的亲信部将、郎官军师等等,浩浩荡荡的来到了酸枣曹营,列队整齐,为了表示诚意,还将所有的兵器全都放置在曹营之外。

  张济身为中间人,赶紧为曹操等人引荐张绣。

  张济拱手说:“主公在上,此乃小侄张绣。”

  张绣连忙拜见曹操,说:“卑将张绣,拜见主公!”

  “拜见主公!”

  “拜见主公!”

  张绣屈身拜下,身后的将士们也跟着屈膝拜下,高呼主公。

  曹操放眼望去,只见一片壮阔,密密麻麻的跪了几千人,这种俯首称臣的感觉,的确令人振奋。

  曹操哈哈一笑,说:“不必多礼,你既来投效我营,以后咱们便以兄弟相称,如何?”

  张济赶紧对张绣说:“侄儿,还不快快叩谢主公大恩?”

  张绣连忙又跪下来叩谢,说:“卑将多谢主公大恩大德!”

  曹操随口中说着“不必跪,不必跪”,但其实并未有阻拦之意,反而看着张绣跪下来磕完了头,这才将人拉起来,十分虚伪的假笑说:“何必如此客套?来来,入营!”

  张让跟在后面,因为是名士,今日便是来充场面的,他看到了张绣,不免有些好奇,这在历史上让曹操连丧两名大将的人,到底是个什么人物。

  于是张让便仔细的端量起张绣来,张绣此人看起来和曹操年岁相当,均是二十出头的模样,身材高大,可谓威猛,上挑眉,鹰钩鼻,蓄着胡子,有一种狠戾挂相,又稍显阴险的模样。

  张让打量着张绣,这面曹操引着张绣往里走,就和张让那“痴痴然”的目光打了一个正着。

  曹操一看,登时十分不悦,眯了眯眼睛,使劲咳嗽了一声,随即对张绣笑着说:“此乃我营中名士,长秋先生。”

  “原是长秋先生!”

  那张绣一听张让的名字,立刻上前来恭敬的行礼,说:“久闻长秋先生大名,今日得见,当真是幸事!”

  张让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,看起来又十分冷漠。

  曹操本以为张让对张绣“有点意思”,但又见张让一如既往的冷漠淡然,心中暗暗地欣喜起来,心想也是,张绣此人不过是个虎将罢了,长得高大了一些,方脸小眼鹰钩鼻,容颜不及自己万分之一,张让的眼神也不至于如此不好。

  张绣见张让如此冷淡,稍有些尴尬,便引见自己身后之人,说:“正巧,此乃我军中郎官,名唤贾诩,对医术略通皮毛,或许与长秋先生有话可谈,日后二位倒是可以互相切磋切磋,还请长秋先生多多指教才是。”

  张让听到“贾诩”二字,抬头去看,眼神倒是比方才“热络”多了。

  当然这个热络,其他人都看不出来,只有经常观察监视宝藏的曹操才能分辨出来,眼神的确是热络了几分。

  贾诩!

  张让之所以突然“热络”起来,是因着他听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名。

  这贾诩是何许人也?

  贾诩其人,在历史中乃是赫赫有名的曹魏政权开国功勋,曹操手下的著名谋臣。

  曹操有言:使我信重於天下者,子也。

  可见贾诩对曹魏政权的贡献有多大。

  不止如此,贾诩此人,还是军师名士至少,少有能看得开,官居三公,最后却得以善终的人。

  都说君王的嘴巴是鸟嘴,只可同患难,不可同享福,而贾诩此人,福祸双收,名利兼具,最后还得以善终,不得不说,绝对是有大智慧之人。

  而贾诩真正登上历史